作者:管理員 發布于:2017-06-30
在除鐵過程中,除鐵機磁源或吸鐵介質的表面會吸附一定的磁性雜質,當吸附到一定量鐵磁雜質時,吸附力就會大大減弱,從而影響對磁性雜質的再吸收,此時必須清除磁源或吸鐵介質表面的雜質,否則會嚴重影響除鐵機的除鐵效果。所以清洗效果是判斷除鐵機好壞的重要指標。要達到除鐵機清洗的要求,根據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實際情況,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提高除鐵機清洗的效果:
一、退磁清洗是提高除鐵機清洗的關鍵。
要把磁性雜質在帶磁狀態下清洗出來,不僅要克服磁場對雜質的吸引力,而且要克服雜質本身存在的粘結力,即F洗>F吸+F粘。F粘和漿料的粘度、濃度、顆粒度等有關;而F吸和磁場強度、被吸收雜質的質量和性質有關。例如用直徑為25mm,高表磁為8000Gs的磁棒除鐵后,棒上磁性雜質可達5mm厚,帶磁清洗力需要數十公斤,人工清洗比較困難。而退磁清洗,只需要克服F粘,而F吸>F粘,所以清洗起來容易得多,且節約用水。
二、清洗周期要恰當。
清洗周期和泥漿的含鐵量、粘度、濃度有關。泥漿含鐵量越高,粘度越大,要求清洗周期越短。清洗周期原則上越短越好,但是過短則磁源或吸鐵介質吸附雜質的能力不能充分被利用,且影響流量,頻繁清洗還將增加能源的消耗且會降低設備元件的使用壽命;若清洗周期過長,過一次吸附雜質能力的飽和點,則會降低除鐵效果,同時也不利于清洗。因此,一般在除鐵過程中通過觀察除鐵效率、有無堵塞等來判斷清洗周期。
三、選擇合理的清洗方式。
清洗的方式有很多種,有人工清洗、高壓清洗、機械清洗、聲波清洗等,根據不同的情況,選擇恰當的清洗方式。無論哪一種清洗方式,都必須充分的清洗磁源或吸鐵介質表面。高壓沖洗還要注意沖洗壓力、時間和水量。
四、磁源或吸鐵介質結構要簡單。
磁源或吸鐵介質的結構要簡單、光滑、外凸,這樣便于清洗。高壓噴嘴的結構設計要合理,噴出的水要充分和吸鐵介質表面接觸。例如上面介紹的KCT永磁式除鐵機吸鐵介質的結構就設計得很巧妙。
綜上所述,對除鐵機清洗的研究,是提高除鐵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根據目前除鐵機技術發展的水平,除鐵設備的清洗技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
上一篇:如何合理選擇除鐵機從而提高生產
下一篇:管道自卸式除鐵機使用維護說明